量子效率测试仪
PL/EL一体机
Sinton硅片少子寿命测试仪
Sinton硅块少子寿命测试仪
绒面反射率测试仪
3D共聚焦显微镜
清洗制绒工作站
在线四探针方阻测试仪
全自动扫描四探针方阻测试仪
在线薄膜厚度测试仪
晶化率测试仪
Horiba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霍尔效应测试仪
分光光度计
全光谱椭偏仪
Horiba椭圆偏振光谱仪
TLM接触电阻率测试仪
超景深显微镜
网版智能影像测量仪
全自动影像测量仪
卧式拉力机
电池片稳态光衰老化试验箱
电池片紫外老化试验箱
电池片拉脱力综合测试仪
外观检验台
湿漏电测试系统
组件实验室EL测试仪
紫外老化试验箱
稳态光衰老化试验箱
电流连续性监测系统
PID测试系统
旁路二极管测试系统
LeTID测试系统
反向电流过载系统
脉冲电压测试系统
绝缘耐压测试仪
接地连续性测试仪
绝缘耐压接地测试仪
湿热环境试验箱
湿冻环境试验箱
热循环试验箱
动态机械载荷测试机
静态机械载荷测试机
冰雹冲击试验机
引出端强度试验机
霰弹冲击试验机
抗划伤(切割)测试机
剥离试验机
万能材料试验机(单臂)
万能材料试验机(双臂)
光伏玻璃透过率测试仪
醋酸测试试验箱
交联度测试系统
二极管接线盒综合测试仪
落球冲击试验机
半自动四探针
全自动探针式台阶仪
多通道太阳能MPPT系统
Horiba稳瞬态荧光光谱仪
钙钛矿P1激光划线测试仪
钙钛矿在线PL测试仪
钙钛矿在线方阻测试仪
钙钛矿在线膜厚测试仪
钙钛矿工艺检测工作站
手持式IV测试仪
便携式EL测试仪
手持热成像测试仪
户外组件多通道测试系统
光伏逆变器电能质量测试仪
无人机EL检测仪
接触角测量揭示TTC疏水层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的影响
日期:2024-12-10浏览量:90
有机卤化铅钙钛矿材料因优异光电性能推动 PVSCs 研究,但该电池存在不稳定性,尤其对水分敏感,影响其商业应用。
TTC层在钙钛矿的晶界上有效地沉积,对晶粒表面和晶界进行了钝化,从而减少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界面复合,在钙钛矿薄膜上的疏水小分子 TTC 形成了一层防水层,保护钙钛矿免受水分损害。
本文研究了一种有机小分子四十二烷(TTC, CH3(CH2)42CH3)作为平面p-i-n PVSCs的中间层。通过引入TTC层,实现了高功率转换效率(PCE)和高填充因子(FF),同时TTC层作为一种疏水层,有效保护了钙钛矿膜免受水分损害,提高了电池的长期稳定性,在空气中连续暴露200小时后,仍保持了87%的初始效率。
钙钛矿前驱体的制备
混合:将 MAI、PbI2 和 DMSO 粉末按照 1:1:1 的摩尔比例混合在无水 DMF 中。
溶解:将上述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以确保充分溶解。
过滤:使用 0.22 μm PVDF(聚偏氟乙烯)滤膜对溶液进行过滤,以去除可能存在的不溶性颗粒或杂质。
制备:完成过滤后的钙钛矿前驱体溶液用于下一步的旋涂过程。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造
用ITO(铟锡氧化物)玻璃基底,首先用洗涤剂清洗,然后依次用去离子水、丙酮和异丙醇冲洗。
用氮气吹干后,进行紫外臭氧处理10分钟,以清洁和粗糙化基底表面,增强后续层的附着力。
整个制造过程在室温下、空气中进行,确保了工艺的可扩展性和低成本性。通过精确控制每一层的厚度和质量,以及优化各层之间的界面,可以显著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评估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及相关材料特性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层级结构:包括ITO基底、空穴传输层、钙钛矿层、TTC钝化层、C60电子传输层、BCP和Ag电极。
TTC层位于钙钛矿层和C60电子传输层之间,作为钝化材料,有助于减少界面复合并提高电子提取效率。
TTC/C60涂层的钙钛矿薄膜的衍射峰强度显著降低,这可能是由于TTC改善了钙钛矿表面的覆盖率。对不同钝化层的钙钛矿薄膜进行了UV-Vis光谱测量。与原始钙钛矿相比,含有各种钝化层的薄膜显示出类似的吸收行为,表明TTC层对光吸收的影响较小。
结果表明,TTC层的引入有效地改善了钙钛矿表面的覆盖率和晶体质量,同时对光吸收的影响较小,有助于提高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
不同钝化层对钙钛矿表面和电荷复合的影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表面形貌和电荷动力学
顶视SEM图像:原始钙钛矿的图像显示了钙钛矿的典型表面特征,包括晶粒和晶界。
TTC层沉积在钙钛矿表面,有助于填充晶界和表面缺陷,减少表面粗糙度。C60层同样可以覆盖钙钛矿表面,减少表面粗糙度。TTC和C60的组合涂层进一步改善了表面形貌,提供了更均匀和平滑的表面。
AFM图像:通过比较钙钛矿、TTC/钙钛矿、C60/钙钛矿和C60/TTC/钙钛矿薄膜的AFM图像,可以看出TTC和C60的引入显著降低了表面粗糙度,其中TTC/C60组合涂层效果最佳。
TRPL光谱:原始钙钛矿显示出较长的荧光寿命,表明高质量的钙钛矿薄膜。C60涂层的TRPL寿命显著缩短,表明电子从钙钛矿到C60的快速转移。TTC涂层的TRPL寿命与原始钙钛矿相似,表明TTC的绝缘性质阻止了电子的转移。TTC/C60涂层的TRPL寿命增加,表明TTC层改善了电子的提取和减少了界面复合。
PL光谱:原始钙钛矿具有最强的PL强度,峰位在774 nm;C60涂层的PL强度降低,峰位蓝移至771 nm,表明表面和晶界陷阱态的减少;TTC涂层的PL强度进一步降低,表明TTC层有效地钝化了钙钛矿表面的缺陷态。
TTC和C60的引入不仅改善了钙钛矿薄膜的表面质量,还显著提高了电子提取效率和减少了界面复合,从而提高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性能
钙钛矿电池光电性能和稳定性测试结果
随着 TTC 厚度增加到 1nm 及以上,电池性能显著提升,TTC 厚度为 2nm 时达到最佳,此时Voc略微升高至 1.084V,Jsc提高到 23.07mA/cm²,FF 增加至 79.41%,PCE 达到 20.05% 的高效率。
当 TTC 厚度超过 3nm时,由于电子隧穿困难,电池性能严重下降。这表明 TTC 层的厚度对电池性能有着关键影响,合适厚度的 TTC 层能够有效优化电池的光电转换性能。
在 350 - 800nm 波长范围内,TTC 修饰的电池 EQE 响应增强。通过 EQE 光谱积分计算得到的电流密度分别为 20.99mA/cm²(对照)和 22.01mA/cm²(TTC),与太阳能模拟器测量得到的Jsc值吻合,说明 TTC 层有助于提高电池对光生载流子的收集效率。
带有 TTC 层的电池滞后现象可忽略不计,而仅含C60的电池存在明显滞后。这说明 TTC钝化层能够有效阻塞晶界处的离子迁移通道,减少离子迁移对光电流滞后的影响,从而提高电池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TTC层的引入显著提高了电池的光电性能,包括提高PCE、减少J-V迟滞、降低暗电流密度和改善电子提取效率。此外,TTC层还有助于提高电池的稳定性和抑制离子迁移。
不同涂层的表面润湿性(接触角)测试
电池稳定性曲线和接触角测试
设备稳定性测试在连续光照下,未添加TTC层的电池效率随时间显著下降。
添加TTC层的电池显示出更好的稳定性,即使在长时间光照后,仍能保持较高的效率。这表明TTC层有效保护了钙钛矿层免受水分和氧气的侵蚀。
接触角测试
接触角分析:通过测量水接触角来评估不同涂层钙钛矿薄膜的表面润湿性。
原始钙钛矿:展示了相对较小的接触角,表明表面亲水性较强。
钙钛矿/C60:C60层的引入略微改善了表面的疏水性,接触角有所增加。
钙钛矿/TTC:TTC层的引入显著提高了表面的疏水性,接触角达到103°,表明TTC层能有效阻止水分的渗透。
钙钛矿/TTC/C60:尽管C60层的加入略微降低了接触角,但仍然保持在91°的较高水平,表明TTC和C60的组合涂层仍然提供了良好的疏水保护。
在稳定性方面,对不同薄膜的接触角测量表明,TTC 薄膜具有高达103°的水接触角,展现出极强的疏水性。这一特性有效阻止了水向钙钛矿内部的渗透,在其表面形成良好的防水层。
美能接触角测试仪CAT-S
美能接触角测试仪CAT-S采用光学成像的原理,通过图像轮廓分析方式测量样品表面接触角、润湿性能、表界面张力、表面能、滚动(滑落角)、前进后退角等性能。
国内首创接触角前 10s 缓存回放
具有自动滴液功能
动静态接触角、表面能、表界面张力等测量功能